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国画山水画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国画山水画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《观瀑图》、《寒山幽居图》、《春山放棹图》、《洁秋图》、《峡江图》、《秋山访友图》、《碧山云霁图》、《飞瀑图》、《黄山步云图》、《携琴会友图》、《庐山高岭图》……
《观瀑图》、《寒山幽居图》、《春山放棹图》、《洁秋图》、《峡江图》、《秋山访友图》、《碧山云霁图》、《飞瀑图》、《黄山步云图》、《携琴会友图》、《庐山高岭图》……
《千里江山图》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,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。
该作品以长卷形式,立足传统,画面细致入微,烟波浩渺的江河、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,渔村野市、水榭亭台、茅庵草舍、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***、驶船、游玩、赶集等动景,动静结合恰到好处。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,极其精细入微,意态栩栩如生,飞鸟用笔轻轻一点,具展翅翱翔之态。
答:1、《洛神赋图》
2、《清明上河图》
3、《千里江山图》
4、《富春山居图》
6、《溪山行旅图》
7、《茂林远岫图》
8、《清明上河图》
9、《游春图》
10、《步辇图》
1、国画包括山水画,比如还有人物、纪实、神佛等等。山水画只是国画里的其中一种。
2、国画一词起源于汉代,汉朝人认为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,所以称为中国,将中国的绘画称为“中国画”,简称“国画”。主要指的是画在绢、宣纸、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。
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,是用毛笔蘸水、墨、彩作画于绢或纸上,包括山水画,比如还有人物、纪实、神佛等等。山水画只是国画里的其中一种。
山水画也叫“山水”,主要以山川自然景观为描写对象,是我国国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山水画普遍追求平远,高远以及深远的抒写意境,通过散点透视方法创造出理想的作品效果
沈周(1427~1509),明代画家,吴门四家之首。字启南,号石田,更号白石翁,长洲(今江苏省苏州市)人。他学识渊博,诗文书画均负盛名。沈周是明代吴门派创始人,以山水画著称,花鸟画亦有较深造诣,并能画人物。他家学渊源,曾祖父是王蒙至友,父亲沈恒吉、伯父沈贞吉也都善画,宗法王绂、杜琼。他除了受到家庭的薰陶外,自己也得到同乡先辈杜琼、刘珏等人的亲授。沈周早年主要学王蒙,笔法比较细密,多作盈尺小景。中年师法黄公望及宋代诸家。40岁以后,始拓为大幅,风格趋于劲健,追求骨力。晚年以吴镇为宗,笔健皴简,更加苍劲浑厚。他讲究诗书画三者的有机结合,苍润雄逸的画面,配上清新质朴的诗句和挺拔苍劲的书法,互为映衬,相得益彰,突出了文人画的特色。沈周擅水墨山水,尤以水墨浅绛画法著称。其作品有粗、细两种面貌,以粗笔见胜。其花鸟画,宗法南宋牧溪水墨粗简一路,并吸取文人墨戏画法。所作水墨写意花鸟,形象写实,用笔简括,墨色厚润,格调质朴,在写意之中不失形似,泼辣之中兼有恬和,上承宋元传统,下启大写意花鸟画端倪。
以下为水墨山水画配的、最有韵味的山水相依的诗歌,希望您能够满意:
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。 ——(唐)李白《峨眉山月歌》
楚色三江接,荆门九派通。万壑树参天,千山响杜鹃。山中一夜雨,树杪百重泉。 ——(唐)王维《送梓州李使君》
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竹喧归浣女,莲动下渔舟。随意春芳歇,王孙自可留。 ——(唐)王维《山居秋暝》
山光物态弄春晖,莫为轻音便拟归。纵使清明无雨色,入云深处亦沾衣。 ——(唐)张旭《山中留客》
宿雨清畿甸,朝阳丽帝城。丰年人乐业,垅上踏歌行。——(南宋)马远《踏歌图》
山色空蒙翠欲流,长江清澈一天秋。茅茨落日寒烟外,久立行人带渔舟。——(唐)杜甫《登高》
以上诗歌均体现了山水相依的意境,符合水墨山水画的主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国画山水画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国画山水画集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xinfangwangbj.cn/post/17214.html